分类:创世学

来自异世界百科
编写者

文化分类与解构1.5-1


       

       1、模因与其性质

       在开始我们对于文化的讨论之前,让我们先聊一聊模因——文化的基本组成单位(道金斯观点)

       目前为止,文化出现的前提是存在一个社会(一个由多个相互之间存在交互的个体所组成的动态系统)

       这是因为它的前提要求是“存在传播现象”。而这需要至少存在两个信息存在交互的个体。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文化是一个存在于由多个个体组成的动态系统中的同一模因集群。

       这其实是一个偷懒的做法,因为模因的定义是在个体与个体之间非垂直(非生物意义上的遗传)性传播的信息。

      至于个体是什么,那就丢给哲学来解决了,这里不探讨这个问题。不过无论个体的定义是什么,只要它仍旧存在,那么下述概念就仍旧适用。

      在正式开始讨论文化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模因。

      模因的定义其实是并不完善的,因为它不是一个最小的概念。在一些处于模因概念边界的现象中,比如蚂蚁的信息素激活行为的现象,它既可以被证实,也可以被证伪。

      当蚂蚁之间相互传播信息素时,信息素在个体与个体之间非垂直性传播,符合定义。

      而当人类使用信息素诱发蚂蚁的对应行为时,信息素又不符合模因的定义了。

      因为人类不具有对应的内模因(模因进入体内的产物),却传递了这个模因给蚂蚁。

      这时只能说环境通过原始信息给出了这个模因,因为人类自己不具有。

      即使科学家们一般能够有手段理解蚂蚁传來的信息含义,这仍旧不能被认为是模因。

      因为,模因的传播过程是“内模因-模因-原始信息-模因-内模因”

      这里的内模因必须是前后一致的,也就是说,因为蚂蚁的自然属性和人类的不同,对相同的原始信息有着不同的结构化过程。

      对于人类来说,这是内模因-原始信息。

      而对于蚂蚁来说,这是原始信息-内模因。

      也就是说,因为自然属性的差异,导致了内模因的不一致,因此这条链条被断开来了

      由于模因-原始信息-模因的链条没有形成,因此它们也不属于相互传播的范畴,自然也就不属于模因,更不能形成文化。

   

      因此,模因在通过非个体传播至个体时,它所表现出的性质更像原始信息,而不是模因。

      而事实上,个体与个体之间直接传播的信息是不存在的,信息只能通过间接手段在个体之间传播。

      因此,模因在传递期间,也就是进出个体期间表现为模因,而在其他时期则表现为原始信息。这就是模因的“模因-原始信息二相性”。

      这里要额外说明一点:模因转换为原始信息之后,是和原有的内模因存在一定偏差的(类似语言学里能指和所指的偏差),而只有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部分才能作为模因传播到另一个个体内,而那些由于误差而多出来的内容则属于原始信息的结构化,并不是模因。

      事实上,基因也属于一类特殊的模因,但这个结论与旧有的对模因的解释相悖:基因在未进行遗传活动时表现为原始信息,在遗传过程中(翻译并拷贝)表现为模因,而在遗传过程结束后重新作为原始信息存在。

      但由于基因的载体并不能以一个人作单位,而是由很多个不同载体单位组成的集群,因此它的文化(微观层面的)不会是人类的文化,这里也就不讨论,而只讨论其在宏观上的衍生物。

       2、分类法与其局限

      谈完了模因,再讲讲分类法。因为这将是我们接下来会用到的工具。

      在这里,我会使用两种分类法:溯源分类法和表征分类法。

      表征分类法,顾名思义,就是以事物表现出的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这个分类法的优点是快速且明了,但是会存在一些模糊的边界线与类别的转换现象。

      是比较偏应用的分类法,也是一种基础分类法。

      而溯源分类法,则是根据事物的源头来进行分类的方法。

      类似演化生物学,这一分类法可以更加高效的对事物进行分类。

      至少,看上去是这样的。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使用这个分类法对于“原生文化”与“次生文化”进行分类。

      原生文化由载体内衍生而出,而次生文化则由载体外衍生而出。

      很明了,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如何区分载体内和载体外?

      我们再次使用一次溯源分类法,认定由基因衍生的部分是载体内,非基因衍生的部分是载体外。

      那么如何确定基因与非基因的分界线呢?

      一直溯源下去,我们甚至可以推到宇宙大爆炸时期。

      但最后,我们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无源可溯”。

      这时,我们只能用回表征分类法。

      因此,溯源分类法的实质就是在上一次分类中出现的表征分类法。

      之所以它看上去并不容易出现类别的转换,是因为它把这些可能发生的转换留在了上一步。

      但因为研究“载体内”与“载体外”并不是我们目前所探究的问题,所以这里就只能将就着用了。

     

      3、载体导向原生文化与载体导向性

      那么让我们回到正题:文化

      我将文化根据来源(溯源分类法)分为两类:“原生文化”和“次生文化”。

      其源头分别是载体内和载体外(基因和原始信息)。

      我们知道,基因是载体的基础,至少对于人类而言。

      基因通过逐步的表型来构建文化的载体,而且对于大部分人类载体来说,这个步骤是相似的。

      那么,由于发育的时间差异,一些可以被转换为模因的表型(行为表型)可以作为模因从已发育出对应表型的个体向未发育出的个体传递。

      这时,一个文化就会出现,我称之为原生文化。

      为了方便理解,先让我们构建一个模型:假如在吉吉国中,有一只小猴子,当它的母亲出于本能舔舐它的下一代幼崽时,它母亲本能的行为被模因化,通过光学途径(被看到),从而传递给了这只小猴子。尽管这只小猴子对应的本能尚未表型(舔舐幼崽),但它仍可以通过模仿,来做出本该由基因所做出的行为表型。这时,如果它的行为被其它幼猴模仿,则会形成一个原生文化。

     

      从上面这个例子延伸,本能的养育子女的知识,它是一种本能,由基因直接储存,但这一类基因的显现通常要等到个体发育到一定程度才会自发显现出效应。

      而一些存在妊娠经验的个体,她们会将这些知识模因化,传递给尚未显现出相关性状的个体,以此来跳过个体的适应期。

      就像上面的例子那样,原生文化所表现出的类似性质经常转换为对于生存有利的因素。

      换句话来说,原生文化经常会起到改变载体内稳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被我称之为“载体导向性”。

      而我根据表征分类法,将具有正的载体导向性的文化称之为“载体导向原生文化”。

      载体导向原生文化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育幼文化、避险文化等等。

      这些文化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加强载体或载体群体的内稳态,也就是具有正的载体导向性。

      目前为止,这一类文化大多都是有利于增强物种竞争力的,或者说降低内稳态结构中的熵。

     

      因此它们有时也会在非人类的社会性动物群体中出现:母爱文化中的原生成分(雌性个体通过向后代提供所有形式的资源以保证后代生存率的文化)、原始性文化(通过异性相互释放配子以延续基因的文化)等,都属于载体导向原生文化的典型例子。

      4、附属原生文化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载体导向原生文化的载体导向性会变为0甚至是负数,也就不再符合载体导向原生文化的定义。

      这时,我们就要使用表征分类法给这些载体导向性为负的原生文化单独分作一个类别:附属原生文化。

      已知,载体导向原生文化由基因自然衍生而来,但基因被保留的变异又受其环境影响。

      一些基因可能在刚出现时由于环境的特殊性,成为了“有利基因”,衍生出来的原生文化自然也就变成了能增强物种竞争力的载体导向原生文化

      但一旦环境发生改变,相应的,文化性质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这时,如果有一个原有的载体导向原生文化的载体导向性小于等于零,一个附属原生文化就出现了。

      比如可能在远古时期的古人和今天的长臂猿种群中出现的和尾巴有关的原生文化,随着尾巴逐渐变的不再适应环境,如今留给人类的只剩下和尾椎有关的次生文化了,这是消亡的例子。

      但存在那么一些原生文化,它尽管不带有载体导向性,却并未消亡,甚至随着环境的改变也没有发生变化,其中有一些是正在消亡中的文化(余烬文化),而另一部分则是“绑定型附属原生文化”。

      “绑定型附属原生文化”的出现是因为同一部分基因可能会衍生出多个的原生文化集群,当同一条基因所衍生的所有文化的载体导向性总和大于零时,它才会出现。因其绑定于由同一条基因衍生出的一个或多个载体导向性总和大于零的原生文化集群,且其载体导向性为负,所以我将这类文化称为绑定型附属原生文化。

      当同一条基因所衍生的所有原生文化的载体导向性总和小于零时,该基因及其所衍生的所有除高模因导向性的文化以外的文化都会开始消亡,此时对应的绑定型附属原生文化均会转换为消亡型附属原生文化(余烬文化),而具有高模因导向性的文化,则会开始转换为次生文化存在。

      5、关于附属原生文化与载体导向原生文化之间的转换:

      上文中提到的母爱文化的原生成分相关联的附属原生文化之一是溺爱文化中的原生成分(将母代的所有资源提供给子代而导致子代生存能力下降的文化),另一个例子是由避险文化(远离不存在于观测经验当中的客体以规避可能的风险的载体导向原生文化)关联而来的附属原生文化:歧视文化(通过减少对种群内出现可视差别的个体的资源分配而使其减少生存概率或减少生育权利的文化)。

      这时,有些人就会说:“歧视文化和溺爱文化在一些环境下也可以有利啊,为什么要归类为附属原生文化?”

      没错,歧视文化的定义也可以是:通过减少对种群中异常个体的资源分配以优化资源分配,维系种群稳定,防止可能出现的种群内基因库的污染的文化。

      这个解释可能是基因的初衷,在原始社会中,它起的应该就是这样的作用,可随着环境的改变,它在当今社会中的对于群体的载体导向性已经不再明显了,而附属性增加了。

      在这里,我举个更加极端的例子:原始性文化的附属原生文化:自慰文化(请原谅我触犯了性禁忌而举了这个文化为例子,但它的附属性实在是太典型了)。

      很显然,它是一个由多条基因衍生而来的附属性原生文化,要想消除它的危害,需要改变人类各器官的结构,或者改变人类器官的分布,再或者干脆改变人类的激素奖励机制。

      在不改变以上性状的条件下,它可以说是“百害而仅有一利”——它的载体导向性只会体现在需要通过这种途径获取某类特定的激素的环境中,但这不是我们目前常见的环境。

      但如果要做到以上几种改变,而不影响以上表型所带来的的“有利因素”,则需要一次性修改大量的碱基对。

      而且即使侥幸成功了,也容易在各种模因、自然属性限制和基因的稀释下而失去原有的性状。

      这是一个跳步的行为,而自然选择给出在特定环境下的最优解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它不能这么做。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曾经为适应别的环境而出现的表型被保留了下来,并进一步成为附属原生文化——尽管可能存在已经在别的演化分支中摸索出来的更优解。

      它们当然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下成为载体导向原生文化,载体导向文化有时也会转变为附属性原生文化。载体导向性是相对于环境而言的。

      要注意的是,我这种以零为分界线的方法只是分类法的一种,实际上,附属性和导向性也可以是相对而言的,这个分界线完全可以设定在任何一个数中。

      附属性并不代表这类文化就没有导向性了,而是说载体导向性明显小于同环境内的其余占据相同“文化生态位”的文化,却又没有被冲突的文化所覆盖。这一类文化可以是带有模因导向性的文化(原生文化的次生化),也可以是消亡文化(属于余烬文化或复燃文化)

      再次强调一遍:由基因的行为表型所衍生出的文化才被称之为原生文化,其最终来源只能是载体内。

     

     

分类“创世学”中的页面

本分类只含有以下页面。